资料图
——————————————————————————————
各省市陆续公布今年GDP增长目标
一月份以来,省级“两会”陆续召开。在各省(市、区)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纷纷提出了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在各地提出的2011年主要预期目标中,既包括经济增长的指标,也包括控制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民生指标。
各项预期目标中,最受各界关注的仍是GDP的增幅指标。记者发现,各地综合各方面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均提出了2011年GDP的增速目标。其中,重庆以13.5%的增幅预期,排在已公布相关数据的省(市、区)前列。记者同时发现,中西部地区的数据明显高于东部地区,且均为“两位数”的增幅。>>>详细
十二五:广东下调GDP增长幅度 探索增长新逻辑
地方“两会”陆续开幕 京沪淡化GDP增长指标
甘肃:2011年GDP增12% CPI涨幅控制在4%
陕西跻身万亿俱乐部 5年GDP从3900亿到1万亿
2012重庆GDP将上万亿 重点项目“十二五”要投3万亿
地方两会抢道“十二五” 经济增速仍是头等大事
新年伊始,各省区市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建议成为2011年地方“两会”的热点内容。《瞭望》新闻周刊从地方“两会”上了解到,如何做大地方规划、挤入“十二五”国家规划、抢先布局投资项目、GDP五年翻番,等等,已经成为今年地方“两会”的重点。
纵观各地政府负责人“两会”工作发言,不难看出,尽管在民生保障、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上都有较为突出的表述和承诺,但在地方官员心中,经济增长的速度仍是“头等大事”。根据各省区市公布的初步规划,安徽、福建、重庆、甘肃、贵州、黑龙江、广西和云南都打算未来五年实现GDP翻番。这意味着要实现年均15%左右的GDP增长率。>>>详细
好看的GDP与真实的幸福感怎统一

资料图
“唯GDP论”已经成了过街老鼠,“幸福感”正成为人们热情追逐的目标。但好看的GDP与真实的幸福感从来就不是一道“二选一”的简单选择题。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旗帜下,如何把追求GDP增长与幸福感增强统一起来,才是需要地方政府开动脑筋重点解决的问题。>>>详细
汪洋批“唯GDP论”:防止先制造“不幸” 再追求“幸福”
薄熙来“幸福感指数”理念在书写怎样的社会发展史
网言网语开局年:“唯GDP”的发展要不得
北大教授胡大源:老百姓从不用GDP衡量幸福
“基尼系数”进考核,重庆这事做得靠谱
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作为考核地方政府的重要指标,无疑对改革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拥有更多民生情怀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才能引领各级政府关注民生、着力民生,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