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台介绍  |  品牌资讯  |  品牌培育  |  品牌研究  |  品牌文化  |  品牌机构  |  品牌人物  |  品牌书籍  |  北京品牌
    北京市企业品牌建设服务平台是由北京企业评价协会首先倡导提出,并由北京市产品评价中心具体承建,是“北京市企业品牌建设推进活动”(由北京企业评价协会、北京市场协会等联合发起、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等作为支持单位的一项综合性品牌促进活动)的一个主要项目,旨在为北京市企业的品牌建设发展提供更好更专业的培育、展示、研究等服务。
  品牌培育
天津市实施名牌战略“十二五”规划
发布日期:2011/11/8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构筑高端、高质、高新化产业高地,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实施名牌拳头产品战略作为市委、市政府一项重点工作,对于推动我市品牌建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形象,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进一步推动我市名牌战略的实施,加快名牌产品发展,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一)取得的成绩
“十一五”期间,我市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推动了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集中,提高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拉动了需求、引导了消费、扩大了出口,显著提升了我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截止到2010年,我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4种,天津市名牌产品308种, 涌现出一批像曙光计算机、天地伟业安防数字设备、TPCO石油套管、夏利汽车、 天工聚氯乙稀、红三角纯碱、红三晶烧碱、力神电池、王朝葡萄酒、海鸥手表、利达面粉等在全国同行业名列前茅、经济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名牌拳头产品。2010年,我市308种天津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共实现销售收入2412.86亿元,实现利税165.53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17.3%和12.4 %。308种天津名牌产品行业分类、区县分布及中国名牌企业名单分别见下表格。
天津名牌产品行业分类统计表(2010)
所属行业
名牌产品数
占本市全部名牌产品
 比例(%)
轻工、食品
71
23.1
食品及相关产品
33
10.7
烟草制品
2
0.65
纺织品
5
1.62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
3
0.97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
3
0.97
家具制造
6
1.95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
1
0.32
造纸及纸制品
5
1.62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6
1.95
塑料制品业
7
2.27
石油化工
66
21.4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
3
0.97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
44
14.29
化学纤维制造
1
0.32
橡胶制品
8
2.60
非金属矿物制品
10
3.25
医药制造
30
9.74
新能源新材料
2
0.65
装备制造
130
42.21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
45
14.61
金属制品
15
4.87
通用设备制造
20
6.49
专用设备制造
12
3.90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
24
7.79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
14
4.55
电子信息
9
2.92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7
2.27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
2
0.65
总计
308
100
天津名牌产品各区县分布情况表(2010
区县
个数
区县
个数
区县
个数
区县
个数
 
和平
2
红桥
5
武清
7
塘沽
11
河西
9
东丽
32
宝坻
9
汉沽
6
 
南开
15
津南
17
静海
29
大港
21
 
河东
11
西青
30
宁河
13
开发
12
 
河北
4
北辰
59
蓟县
5
保税
11
 
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名单
序号
企    业   名   
产   品   名  
1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聚氯乙烯
红三晶
2
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糊用聚氯乙烯
天工
3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锂离子充电电池
力神
4
天津市塑料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塑料制品厂
农用塑料大棚膜
兰花
5
天津市春合体育用品厂
专业竞技举重杠铃
中华牌
6
中天仕名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水泥回转窑
仕名
7
天津利金粮油股份有限公司
小麦粉
利达
8
天津市应氏服饰有限公司
皮衣
应大
9
天津第一机床总厂
数控齿轮加工机床
津一牌
10
天津市春合体育用品厂
竞技体操器械
中华牌
11
天津富士达自行车有限公司
两轮自行车
邦德·富士达
12
天津渤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碱厂
纯碱
红三角
13
天津郁美净集团有限公司
儿童护肤霜
郁美净
14
天津市天立独流老醋股份有限公司
独流老醋
天立
15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天然气工业用套管
TPCO
16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烧碱
红三晶
17
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烧碱
天工
18
天津渤海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天津碱厂
氯化铵
海王星
19
中粮集团北海粮油(天津)有限公司
大豆油
福临门
20
中粮集团北海粮油(天津)有限公司
菜籽油
福临门
21
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
葡萄酒
王朝
22
天津蓝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牙膏
蓝天
23
天津海鸥手表(集团)公司
手表
海鸥
24
天津塑力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
讯捷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我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的数量较少,在全国各省市中的排位落后,与名牌大省的差距较大。以下是全国各省市拥有中国名牌产品数量的情况(统计时间截止到2007年,2008年至今,中国名牌产品评价工作暂停)。
序号
省份
拥 有 中 国 名 牌 产 品 数
全国排位
2005
2006
2007
总计
1
广东
78
71
150
299
1
2
浙江
69
88
132
289
2
3
山东
73
81
117
271
3
4
江苏
61
68
109
238
4
5
福建
33
25
42
100
5
6
上海
23
20
40
83
6
7
河南
15
14
32
61
7
8
北京
13
22
25
60
8
9
辽宁
10
17
32
59
9
10
湖北
10
15
26
51
10
11
河北
13
16
22
51
11
12
四川
9
16
21
46
12
13
安徽
6
10
21
37
13
14
黑龙江
14
7
13
34
14
15
重庆
7
11
14
32
15
16
湖南
5
9
15
29
16
17
陕西
6
9
12
27
17
18
吉林
6
5
16
27
18
19
天津
9
6
9
24
19
20
江西
5
11
7
23
20
21
广西
5
2
13
20
21
22
新疆
3
7
8
18
22
23
山西
5
6
6
17
23
24
云南
7
7
3
17
24
25
内蒙
7
3
4
14
25
26
贵州
3
3
4
10
26
27
甘肃
1
1
3
5
27
28
海南
1
3
1
5
28
29
宁夏
2
1
2
5
29
30
青海
1
1
1
3
30
31
西藏
1
1
0
2
31
总计
501
556
900
1957
2.我市名牌产品经济规模较小。我市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除基础类工业产品尚可形成规模外,大多数都市型工业产品规模偏小,机床、体操器械、牙膏、手表、儿童护肤霜、食醋、皮衣等,其规模均在亿元左右,在全国同行业的企业中排名居后。
3. 我市使用自主商标且形成较大规模的工业产品相对较少,具有独创性核心技术的工业产品较弱。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招商引资,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来津落户,形成了天津工业开放度较高的新格局。我市工业产品门类较为齐全,也不乏科技含量高、市场销售好的工业产品,但像列入中国名牌评价目录中的手机、电视机、激光视盘机、空调器、微波炉、断路器、拖拉机等产品,在我市形成规模的均为国外品牌,尽管销售额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但是由于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对象是使用国内自主商标的产品,而无法参与评价,影响了我市中国名牌产品数量。
4.我市自主产品的品牌集中度较低。相比较名牌大省,我市虽有一些产品形成总体规模,但品牌分散,集中度低,形不成竞争优势。如我市自行车行业,国内自行车生产制造基地在我市,自行车的年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二分之一,但品牌众多,形不成整体实力,致使像“飞鸽”等这样的知名品牌,由于生产规模达不到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条件(年销售额8亿元)而落选。
5. 我市部分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不高。《中国名牌产品评价通则》要求,品牌知名度占30分,顾客满意度占50分,合计80分。而纵观我市这几年参加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的产品,在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方面超过40分的很少,基本在20—30分之间徘徊,这说明我们有些企业只注重产品生产,不注重产品宣传。
二、面临的环境与形势
(一)国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为天津工业产业的产品创新提供了重要机遇
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发展形式出现了重大变革,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引领着国际经济进入新一轮的大发展时期,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的经济中心,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和条件,加快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业,提高工业产品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必将提升我市工业产业的整体水平,加快工业产品的创新发展步伐。
(二)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为天津工业产品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加大重大项目的建设力度,以航天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健康、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企业将陆续在我市落户,为推动我市工业产品向高端、高质和高新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三)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为我市的品牌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
滨海新区现已成为国内外最具活力的投资热点区域,随着滨海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国际、国内资本、技术、人才和企业将加速向新区聚集,其先行先试的政策效应、大项目、好项目积蓄的能量将加速释放,龙头带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一批新产品。新品牌将陆续涌现,必将为天津的品牌建设和发展提供巨大的上升空间和物质保障。
(四)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天津工业产品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十二五”期间,能源资源和环境要素对工业发展约束不断增加,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低碳化发展已成为工业发展的硬性要求。天津工业发展在做大总量的同时,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总体水平,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天津工作总体要求和“四个着力”的工作任务,围绕加快构筑“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的战略部署,全面实施名牌战略,大力培育发展名牌产品,不断提高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为促进天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和谐天津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结构调整,做大做强。
强化政策引导,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我市名牌产品规模,增强产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坚持自主创新,内生增长。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开展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大技术改造经费投入,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的技术攻关能力,增强名牌产品的内生增长动力。
3.坚持重点发展,全面提升。
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以天津市名牌产品生产企业为龙头,带动外围配套企业的产品发展,推进我市品牌建设的全面提升。
(三)总体目标
引进一批国际名牌、中国名牌、省级名牌产品和知名企业落户天津,形成名牌的区域带动效应。到2015年,我市名牌产品总量达到450个,名牌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实现利税的20%和15%。行业内名牌数量年均增长10%左右,支柱产业名牌数量年均增长10%至15%;城区名牌数量在“十一五”末水平基础上有所提高,各区县名牌数量年均增速10%至15%,滨海新区名牌数量年均增速20%。
四、主要任务
强化以质取胜的发展理念,从源头抓好质量。引导全市工业企业加强标准、计量、认证认可、质量管理等技术基础工作,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占领技术制高点。推进企业质量诚信建设,打击各类质量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净化名牌企业培育成长环境。
增强名牌创建能力,培育和发展一批制造业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和名品行业,支持名牌企业做大做强。瞄准国内外制造业发展前沿,顺应产业调整趋势,聚集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企业,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自主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的明显提高,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加大对涉农、农资产品的扶持与培育,鼓励加工农产品申报名牌产品,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重点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轻工纺织、国防科技八大优势支柱产业,培育壮大一批本市的名牌产品。
(一)增强企业实力,推进名牌产品规模化
以大产业、大基地、大集团、大品牌为依托,以大项目为抓手,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的优势行业、一批大型企业集团和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自主品牌产品,打造一批百亿元、千亿元的大品牌。
(二)增强创新能力,推进名牌产品高端化
以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装备制造业、做优传统产业为引领,通过技术和产品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和市场竞争力的高端名牌产品。
(三)增强政策引导,推进名牌产品节能化
以转换经济发展方式为政策导向,在冶金、化工、石油石化等重点行业推出名牌产品的能耗考核标准,引导高能耗企业向节能型、环保型企业转变,树立一批低碳工业的示范企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部门联动
成立由主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部门参加的天津市实施名牌拳头产品战略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共同研究我市实施名牌战略的工作方案,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形成责权明确、统筹协调、资源共享的天津市名牌产品评价体系。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负责部署和推动各项具体工作。
(二)制定培育规划,保障项目落实
各区县人民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情况,制定实施品牌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品牌培育、标准制定和质量管理工作,帮助企业树立形象,提高竞争能力和信誉,确保重点项目落在实处。
(三)规范评价程序,确保公正公平
认真落实《天津市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每年年初向社会公布当年的天津市名牌产品申请标准,鼓励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天津市名牌产品申请、评价工作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不收费、不搭车,不增加企业负担。市实施名牌拳头产品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申请天津市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示。
(四)完善激励政策,做好扶持引导
制定扶持名牌产品企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加大对名牌企业培育和名牌创建工作的财税支持,优先提供贷款和贷款担保,优先安排名牌产品企业使用产品研究开发资金和技术更新改造项目贷款贴息资金,优先安排名牌产品企业申报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技术进步项目。各区县人民政府对被认定为天津市名牌产品的企业进行表彰,并给予一次性奖励。
(五)打击假冒侵权,维护公平竞争
各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要严肃查处冒用名牌的违法案件,坚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对名牌产品的保护力度,为名牌产品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维护生产企业公平竞争环境和消费者放心购物环境。
(六)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全民意识
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我市的名牌政策、名牌信息,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提高名牌知名度。要正确引导消费,扩大我市名牌产品的社会影响面,形成全社会关心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的良好环境。
 
上一篇: 《天津市名牌产品培育指导目录(2011—2015...    下一篇: 没有了
  友情链接
Copyright www.bpe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院2号楼519室

版权所有:北京市产品评价中心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京ICP备06046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