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形象就是品牌和信誉。这个院引导员工树立“质量取胜、诚信服务”的观念,通过严格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强化技术攻关和现场施工组织管理,加大生产技术监督管理力度,使质量文化融入到广大员工思想和行动中。他们完成的沈采边H12Z分支井,是潜山裂缝性高凝油油藏的多层次分支井,含鱼刺分支10个,平均日产油18.8吨,是同区块的常规水平井日产量5倍以上。
扎实开展“精品工程、满意服务”活动。该院把试验施工的每一口井作为品牌工程、形象工程,精心制订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精雕细刻,创造出一批“精品工程”。在苏丹、伊朗、乍得、哈萨克斯坦、利比亚等国家取芯529.83米,岩芯长度495.35米,收获率达93.49%,收到伊朗、乍得等国家表扬信,被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评为外部市场的“精品工程”。
靠优质技术和诚信服务,这个院在市场中树立了良好形象,市场空间不断扩大。几年来,这个院在稳稳占领辽河市场的同时,相继在大庆、青海、冀东、吉林、新疆等油田获得工作量,并在苏丹、委内瑞拉等国外石油工程技术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目前正向国外高端科技市场突飞猛进。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近期的报告显示:重组以来,长城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科研项目获国家专利授权39项,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2项,通过辽宁省科技成果鉴定2项;申报国家专利41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
两年时间里,长城钻探工程技术研究院由原来的科研与技术服务的创效单位,转变成为一个纯粹的科研单位,并且稳定持续发展,科研项目成果显现。这个研究院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培育和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是实现科研单位快速成长的助推剂。
人才文化:留住了人才,释放了潜力
这个院提出“才干同岁月并进,个人与全院共荣”的企业人才核心价值观,员工们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企业整体目标上来,从而凝结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以学习型组织培育人。重组以来,该院先后选派多名科研骨干到国外进行学习培训、技术交流,培养出了两名博士、20多名硕士、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1人。按不同需求对科技人才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更新;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交流达30多次,举办技术讲座、技术交流、论文发布等学术活动近100场次。
以项目为载体锻造人。通过实施项目课题长负责制,将科技人员与研究项目紧紧联系在一起,大大强化了研发人员的责任感。
环境政策激励人。在科研所室长和重大项目经理的选拔上,这个院采取公开招聘的办法,择优聘用。每两年评选一次院级科技专家,每月发放1500元岗位津贴。配套建立了技术创新成果奖、重大科研项目岗位津贴、专利奖、发表论文奖、技术创收奖等激励政策。
浓郁的人才文化氛围,促进了企业快出人才,出好人才,快出成果,出好成果。仅去年这个研究院就完成了多分支井技术研究、水平井—侧钻水平井技术推广应用、侧钻井技术配套完善、采油技术等重大项目研究和重点推广项目33项,获得公司级、省和集团公司科技成果奖10项,并取得20项国家发明专利,创历年获奖数量之最。
技术文化:提升了层次,增强了实力
“技术品牌”是科研企业的灵魂。该院把培育优势特色技术作为企业技术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形成了“准备一批研究课题,攻关一批科研项目,推广一批成熟技术”的良性循环格局。
这个院紧紧围绕制约油田生产发展与经济效益提高、工程技术水平提升和市场开发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开展攻关,把利用钻井技术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和采油率为重点开展攻关,使课题层次、攻关质量和技术突破的水平不断提高。
在国内无成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该院成功攻克多分支井钻完井术,多项关键性技术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为降低钻井成本、提高储量动用程度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在国内保持领先的水平井—侧钻水平井钻完井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稠油、超稠油的开采程度,成为甲方经济增长点的一个亮点。
来源:中国石油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