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平台介绍  |  品牌资讯  |  品牌培育  |  品牌研究  |  品牌文化  |  品牌机构  |  品牌人物  |  品牌书籍  |  北京品牌
    北京市企业品牌建设服务平台是由北京企业评价协会首先倡导提出,并由北京市产品评价中心具体承建,是“北京市企业品牌建设推进活动”(由北京企业评价协会、北京市场协会等联合发起、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等作为支持单位的一项综合性品牌促进活动)的一个主要项目,旨在为北京市企业的品牌建设发展提供更好更专业的培育、展示、研究等服务。
  品牌资讯
2011中国金融品牌论坛在京举办
发布日期:2011/9/22
2011年9月21日到22日,2011中国金融品牌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招商银行、中央电视台、阳光保险集团、腾讯网、CTR联合主办,出席嘉宾有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阳光保险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张维功、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北京银行行长严晓燕等国内外金融业界高层领导、高校著名营销传播学者和高端媒体人士等300余人,纵论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大环境下转型中的金融品牌创新之路。
论坛围绕传统媒体格局被各类新媒体打破、竞争压力不断激增的环境中,如何使金融品牌在新媒体时代把握和保持正确方向,整合资源并成功转型等主题进行了深度交流,在这里,群体领袖的智慧充分闪耀并碰撞出新的火花和理念,将共同为转型中的金融品牌创新指引新方向。
在21日上午的论坛开幕式中,作为此次论坛的主办方,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博士就转型中的金融品牌创新进行主题演讲,他认为当前正在经历转型,从大的方面,世界经济的平衡在发生剧烈的变化。中国也提出从过去传统的增长方式,向一种更重视质量,更重视结构,更重视效益,更重视民生这种新的增长方式转型。对于银行来说,也正在摆脱过去靠高资本消耗,靠批发业务,靠大企业,靠逆差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在新的监管条件下,银行业正在转为更加金融资本,普遍的关注中小企业,特别重视非逆差收入,更加注意自己的服务,来赢得市场。此外,马行长举例说明了我行品牌从三个方面顺应转型的需求。第一个是品牌的定性要向个性化转变;第二个品牌的传播要向立体化转型;第三个是品牌的体验要向一致化转型。
针对当今的新媒体环境,阳光保险董事长张维功提出,金融品牌在转型过程中想要营销创新,答案只有一个,就是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客户需求。转型带来的是发展方式的变化,并且带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对此,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认为在这种形势下,以互动为特点的新媒体大量涌现,作为商业银行来讲,要考虑如何探索去应用这些新媒体。同场的北京银行行长严晓燕表示,在当前的经营转型情况下,品牌建设要贯穿于企业发展的整个环节当中,同时要不断拓展金融品牌的内涵,并打造有特色的金融平台。中国民生银行行长洪崎则以坚持从事公益事业的事例来结束本论坛上午的精彩讨论。
中央电视台广告部副主任何海明、腾讯广告事业部华北区总经理栾娜、经济学人集团日本及中国区董事总经理Graham Davis与JP Morgan亚太区市场总监Matthew Mcgrath则从媒体的角度,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西方到东方讨论金融品牌建设,交流了一些值得学习和思考的想法。
本次论坛环节及议题设置非常丰富且具广泛代表性,不仅讨论金融品牌的发展方向,也将社会责任及跨界联动引入议题当中。论坛还特设两个分论坛,分别有:社会化媒体时代金融营销策略、跨界联动中的品牌提升、内容为王:金融品牌传播突破、中高端客户金融服务品牌创新等议题。此外还分享到来自专业调查公司最新的金融品牌研究报告、国内外金融品牌营销传播创新和金融品牌营销实战案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谓一场实实在在的金融品牌创新盛宴。
来自各大高校的著名学者如北京大学陈刚教授、南开大学白长虹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微博)黄升民教授、厦门大学黄合水教授等共聚一堂,设置分论坛、圆桌会议等进行分析讨论,分享学术前沿的知识,还在广告饕餮盛宴中精选国内外创意传播广告近200条,以液晶大屏幕震撼播出,与众金融机构、媒体管理人员等行业专家进行点评,与参会嘉宾即时互动。
自2004年创办至今的中国金融品牌论坛,俨然已逐渐成为金融界有口皆碑的高端品牌建设交流平台,其在业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每一届论坛的召开,都汇聚了各方精英,议题不仅紧扣时代和业界热点,同时为中国金融业的品牌之路提供实战指导和品牌借鉴,共话中国金融品牌未来发展之路,促进金融界的和谐共兴发展。
 
上一篇: 2011中国餐饮业品牌发展大会召开    下一篇: 第6届亚洲品牌盛典在香港举行
  友情链接
Copyright www.bpec.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17号院2号楼519室

版权所有:北京市产品评价中心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备案号:京ICP备0604682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