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市企业品牌建设服务平台是由北京企业评价协会首先倡导提出,并由北京市产品评价中心具体承建,是“北京市企业品牌建设推进活动”(由北京企业评价协会、北京市场协会等联合发起、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等作为支持单位的一项综合性品牌促进活动)的一个主要项目,旨在为北京市企业的品牌建设发展提供更好更专业的培育、展示、研究等服务。 |
 |
|
|
广东计划五年内培育十家年营收千亿元企业 |
发布日期:2011/9/25 |
25日,首届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在东莞市莞城区文化广场举行颁奖典礼。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美的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荣获这一代表“广东质量”最高水平的至高荣誉。
作为全国第一个提出设立省级政府质量奖的省份,广东目前正致力于以世界先进水平为标杆,创新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在今年全省“两会”上,省长黄华华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六个“全国之最”,“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一”就名列其中。而历经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佛山陶瓷、小榄锁具、顺德家电、深圳珠宝、南海铝材、虎门服装、狮岭皮具……这100多个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区域品牌,再次以过硬的质量享誉国内外。
在当前全球产业面临新一波调整的大背景下,全国以至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质量竞争已经展开。而一向力拔头筹的广东,这次再饮“头啖汤”,在国内第一个以省政府的名义发布质量强省活动开展意见,要打造“广东品牌”集群、五年培育十家千亿元企业……可以预见的是,通过打造一批高质量名牌产品和区域品牌,一直谋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广东,将以过硬的质量为经济发展“强筋壮骨”,在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方面率先突围。
打造广东品牌集群
从以量取胜迈向以质取胜
“广东制造”因“世界工厂”而闻名,2008年广东的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一,标志着“广东制造”正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今年,广东顺势而上。7月4日,广东省政府发出《关于开展质量强省活动的意见》,目标是到2015年,广东要建立比较完善的质量工作机制,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显著提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这对众多广东企业而言是个绝好消息,因为按照《意见》要求,广东将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技术改造和政策扶持,引导生产要素向名牌企业集聚,壮大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企业;争取到2015年,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80个,省名牌产品达到2500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0亿元的名牌企业达10家左右、超500亿元的名牌企业达20家左右。
7月8日,广东省政府又与国家质检总局签署合作备忘录,将质量强省活动纳入双方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重要事项,赋予广东质检系统“先行先试”权,这又再一次为加快推进质量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
建立大质量工作机制
32个部门合力建设质量强省
事实上,“质量强省”的提法在其他省份也有,但以省政府的名义发布质量强省活动开展意见,广东是第一个。更关键的是,质量的内涵已更加丰富,不仅涵盖了产品质量,还包含了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环境质量等,一个“大质量”概念应运而生。单是一个“质量强省”工作领导小组,就有32个部门参与其中!
作为制造业大省,广货质量提升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其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重点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国家重点产品可比性跟踪监督抽查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
当然,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大质量”工作机制之下,我们的企业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使命,那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抓好产品质量,履行好质量的主体责任,以优质的产品回馈社会。这次在东莞隆重颁发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就是要通过树立标杆企业,激励更多的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从而建立起政府宏观引导、部门科学监管、企业主体作用为主要内容的“大质量”工作机制。 |
|
上一篇:
关于加强工业产品质量工作的指导意见
下一篇:
浅谈如何做好品牌培育工作 |
|
|
|